第112部分(第3/5頁)
章節報錯
口咬定是聊家事。依下官想來,這孫樸一向與富平侯並無私交,亦無舊誼;若是利誘,下官給他的利更大,他也很是動心,只是確實說不出所以然來……”
“好吧,我明白了,就這樣吧。”石顯很是鬱悶,原本以為抓到一條線索,結果什麼都沒撈到。這富平侯是真清白還是真有手段?石顯寧願相信是前者。
這時,一聲宣唱響起,打斷了石顯的思緒:“皇帝入殿!”
元帝雖然遲到,但還是來了。
石顯與牢梁立即起恭迎。
一陣環佩聲響,元帝在內宦們的扶持下出現。眼前的元帝兩頰瘦削,鬚髮白多黑少,眼珠暗黃,看上去更顯蒼老,直如五旬老者。而此時,距離他的四十壽誕,才過了半年而已。
石顯與牢梁小心扶著皇帝入座,很想勸勸元帝多休息,但話到嘴邊又吞回,有些話不是臣子能說的。你讓皇帝多休息,那奏章誰批?全由你代勞?話是好話,意是好意,可說出來就有些誅心了。
元帝安坐之後,卻見牢梁恭立於旁,並未象往常一樣退下,奇道:“牢卿有事要奏?”
在漢代,“卿”這個稱謂還是很值錢的,並未像宋明那樣氾濫。一般只有諸王、三公、九卿、列侯可稱卿,二千石以下官員,皇帝多以“某君”稱之。牢梁這個中書僕射,不過六百石小官,根本沒資格稱卿。只是因為他是皇帝的近臣,而且又是在內宮,所以元帝才這樣稱呼,以示親近。
牢梁恭聲道:“是,稟陛下,前日呼韓邪單于拜會富平侯,結果鬧出一點事。”
元帝訝道:“是什麼事?我怎麼沒聽這二位說起?”
“回陛下,富平侯不顧千金之軀,與那匈奴右皋林王伊邪莫演廝鬥,頗失禮儀。”
“啊,有這等事,那誰贏了?”
牢梁好不鬱悶,人家的重點不是這個好不好?而是堂堂列侯與“外國友人”打架,有失天朝體面好不好!但皇帝要問結果,也不能不答,只得捏著鼻子道:“這個……富平侯沒輸,那匈奴右皋林王也沒贏。”
“那就是打平!”元帝表情精彩,拍案而笑,“不錯不錯,我這甥兒看起來秀氣,想不到居然能與匈奴右皋林王那等熊羆之士對陣而不處下風。難得難得。”
牢梁無奈偷看石顯一眼,後者垂首斂目,老神在在,顯然對這結果並不意外。
石顯確實對這結果並不意外,他很瞭解元帝,知道他一向很愛護皇妹,而富平侯雙親俱亡,元帝憐其身世,更是愛護有加。這種打架之事,根本不會引起皇帝多少惡感。尤其匈奴人更不在意這個,打完拉倒,甭管輸贏,從頭到尾都沒二話。既然“外國友人”都沒抗議,皇帝自然更沒理由責罰自己外甥了。
不過,這件事動不了你,下一件事,就不信你富平侯還能安然躲過去。
石顯向牢梁使個眼色,牢梁知趣退下。
石顯躬身謙卑道:“說起富平侯,有件事,老奴不知當講不當講……”(未完待續。)
第二百四十一章 【石顯的獠牙】
元帝目光一凝,道:“講!”
石顯慢聲細語:“不知陛下可還記得,當日為和親選秀,駕臨長樂宮之事?”
元帝若有所思:“長樂宮點選啊,記得,怎麼?”
“可還記得當日陽阿公主曾向太后暫借長信宮之事?”
“唔,有這麼回事。不過陽阿不是很快就離開了麼?”元帝不解看向石顯,“這跟富平侯有什麼關係?”
“有。”縱然宣室並無他人,但石顯還是壓低聲音道,“公主在長信宮會見之人,就是富平侯。”
元帝原本鬆鬆垮垮倚著龍案,驟聞此言,身體頓時繃直,渾濁的眼珠陡然射出一股寒光。石顯垂首躬身,雙袖下垂,不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