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民情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慶熙帝或許萬萬沒有想到,他自以為神鬼莫測的人事調動,除了武建寧和竇廷熹在他允許的條件下看透之外,還有一人,經過數日的反覆推理,基本猜中他八分的聖意。
而且是僅僅憑藉一些蛛絲馬跡。
這個人就是陶善文。
他藉著水土不服,抱病在身為由,暫緩去四川的行程,窩在館驛裡,反覆推敲自己與程寶生的所有言行往來。
鬥倒自己不會讓江北大亂。
扶持蔡慈不會讓江北大亂。
將竇廷熹拉回江北也不會讓江北大亂。
那麼,程寶生達到這三個目的一定是為了一個更大的目的!
而這個更大的目的,才能真正讓江北大亂!
一開始,陶善文也是一頭霧水。
直到他突然發現了程寶生整理的江北絲綢收支的案卷。
他猛地想起三年前,江北的絲綢突然沒有原因地虧空了一半!
當時他就推測這些絲綢一定是透過非法渠道外流了。
他又想起程寶生說要利用自己的話來,更加斷定,那個能讓江北大亂的火藥,就是三年前這些離奇虧空的絲綢……
外流到哪裡去了?
這樣機密的事,程寶生竟然知道,只有一個原因,那些絲綢都流到南齊去了。
沈方雲在江南叛亂後,吞併數省,建立大齊,自稱齊王。只是周廷根本不承認這個政權,一直用叛軍,賊軍來稱呼他們。
是誰外流的?
是蔡慈,竇廷熹?
還是那個武建寧?
還是……背後另有其人……
陶善文不敢繼續想了。
但他甚至一點,既然這件事程寶生知道,就相當於一枚炸藥,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炸的江北地動山搖。
一定要抓住程寶生。
唐熙到現在還沒有訊息,蔡慈顯然只想把自己從誤用叛國賊的罪名的摘出來。
他只能把希望寄託給一個人了。
竇廷熹。
他要將程寶生和蔡慈的事全告訴竇廷熹。
不僅是希望竇廷熹行使總督職權,全省追捕程寶生。
更是可以用來制衡蔡慈,從而對蕭牧有利。
這也是他算是留給竇廷熹制衡蔡慈,蕭牧在江北立足的一條後路吧。
……
陶善文在麒麟城左等右等,蔡慈派人左催右催,他就是賴著不走。
終於,讓他等到竇廷熹了。
竇廷熹上任,照例要先到各府縣視察一番。
才幾個月,他原本留下的老槍老炮,只怕早就被蔡慈拆成空膛了。
陶善文買通了竇廷熹身邊人,打聽到了他要先到壽城,緊趕慢趕,提前一日到壽城等著竇廷熹。
……
深夜,竇廷熹疲憊地回到寓館。
他今日見了壽城的全部官員,聚在一起開了整整一日的會,瞭解了一下壽城的情況。
中間還出了一點差錯。
會議開到一半,一向喜歡引經據典,口若懸河的竇部堂正在演講,突然壽城府衙的官兵闖進大堂,說有幾百個百姓敲鼓喊冤,大鬧衙門,一定要讓知府老爺給他們做主。
竇廷熹親自了解了情況。
原來這些百姓都是壽城的農民,都是靠著幾畝薄田度日。
壽城有一家姓李的大家族,在壽城很有勢力,明目張膽強搶百姓的土地,然而官府不僅不管,甚至還幫腔,欺壓被搶去土地的百姓。
這些聚在一起的百姓,都是被李氏搶走土地的,有的甚至被李氏害得家破人亡。
然而這種情況,在壽城已經存在了四五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