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醒醐潤物細無聲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1. 豐年糧倉 (霜降後三日)
時間:霜降後三日,卯時
晨曦破曉,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,祭天台頂端的琉璃瓦在初升的陽光下,折射出斑斕的光暈,如同神只灑落人間的祝福。凜冬將至,空氣中仍殘留著一絲寒意,但這寒意卻絲毫無法冷卻朱雀大街上沸騰的熱情。
沈明軒與林小滿並肩佇立於祭天台最高處,迎著朝陽,俯瞰著下方如長龍般蜿蜒的隊伍。朱雀大街,這條曾經因糧價暴漲而死寂沉沉的帝都中軸線,此刻卻被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所淹沒,彷彿沉睡的巨獸終於甦醒,發出了震天動地的咆哮。
七十二家米行,門庭若市,往日緊閉的朱漆大門此刻敞開,露出堆積如山的新米,金黃飽滿的稻粒在陽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,空氣中瀰漫著令人心安的稻米香氣。百姓們衣衫襤褸,面容卻煥發出久違的光彩,他們手中緊緊攥著一張張印著特殊紋樣的紙券——“醒醐米券”,這是沈家力挽狂瀾,瓦解古商會錢糧體系的關鍵。
“一券可兌一石醒醐米,童叟無欺!”林小滿展開手中雪白的絲絹,向沈明軒展示著。絲絹之上,墨跡還帶著淡淡的墨香,那是沈明軒親筆書寫的《醒醐米兌換章程》,字跡遒勁有力,筆鋒間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。章程旁邊,一枚枚小巧精緻的竹籌,如同雨後春筍般在糧市中湧現,竹籌上清晰地刻著“沈氏糧行”四個字,取代了往日冰冷無情的銀錢,成為了維繫這場糧食兌換行動的信用基石。
沈明軒的目光越過熙熙攘攘的人群,落在遠處那些忙碌的身影上。那是被從古商會暗倉中解救出來的糧行夥計,他們卸下了往日的麻木與愁容,揮汗如雨地將一袋袋醒醐米裝上馬車,再由馬車運往各個米行。他們的臉上,洋溢著前所未有的喜悅與希望,那是劫後餘生的慶幸,更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。
“瓦解錢糧體系,僅僅只是第一步。”沈明軒的聲音沉穩而有力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,但更多的卻是如釋重負的輕鬆,“重建百姓對朝廷,對商賈,對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,才是這場戰役真正的核心與關鍵。”他微微頓了頓,深邃的目光最終落在了祭天台中央,那尊古老而莊嚴的神農鼎上,青銅鼎身在陽光下泛著幽幽的光澤,彷彿在默默見證著這場關乎民生國運的變革。
祭天台下,炊煙裊裊升起,那是臨時搭建的粥棚。一口口巨大的鐵鍋架在灶臺上,柴火熊熊燃燒,鍋中翻滾著熱氣騰騰的醒醐米粥,濃郁的米香混合著紅棗與桂圓的甜香,飄散在空氣中,引得排隊的百姓們不住地深吸氣,臉上露出渴望的神情。
粥棚前,沈家的僕役們忙碌地舀著粥,將一碗碗熱粥遞到百姓手中。粥中不僅加入了紅棗與桂圓,還特意多放了些米,確保每一位領粥的百姓都能吃飽,吃暖。紅棗的甜蜜,桂圓的圓滿,寓意著經歷了這場糧荒浩劫後,百姓們即將迎來甜蜜而圓滿的新生活。
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婦人,顫巍巍地接過一碗熱粥,渾濁的眼中充滿了感激的淚光。她小心翼翼地吹散粥上的熱氣,輕輕抿了一口,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。“真香啊……真是好久沒喝過這麼香的粥了……”她喃喃自語,聲音哽咽,飽經風霜的手緊緊握著粗瓷碗,彷彿握住了失而復得的希望。
林小滿走到粥棚前,親自接過僕役手中的勺子,為百姓們盛粥。她的動作輕柔而細緻,眼神中充滿了關懷與憐憫。每盛一碗粥,她都會輕聲說一句:“慢點吃,小心燙。”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,如同春風拂面,溫暖著每一位飢寒交迫的百姓的心。
2. 重塑水利圖 (霜降後七日)
時間:霜降後七日,子夜
夜幕深沉,星光黯淡,子夜的鐘聲在寂靜的夜空中迴盪,為帝都籠罩上了一層神秘而幽深的色彩。沈明軒與林小滿再次來到位於沈府深